9月19日,随着最后一组选手答辩结束,2025贵州省第一届文旅主理人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多彩贵州城开心麻花剧场圆满收官。来自乡村旅游融合、数字文旅创新、文旅品牌营销与推广、文旅与特色产业融合、文旅新业态探索创意五大赛道的50强团队,历经两天的激烈角逐,最终分别决出了五大赛道前三名的优秀项目。
15分钟路演,浓缩的是对贵州山水的深情与创想
决赛的舞台没有剧本,却比戏剧更动人。每组选手拥有“10分钟陈述+5分钟答辩”的黄金时间。在这短短的15分钟里,他们不仅是项目主理人,更是贵州文旅的“故事讲述者”。
“纹样解码乡村振兴——宋水仙马尾绣非遗产业化共生计划”提出让贵州非遗技术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引得评委频频发问。
“PIX无人驾驶观光车”则着重思考如何把现代化的数字技术运用到文旅服务中。
“茅台文旅品牌文创产品推广”以创意营销擦亮贵州名片。
“‘村BA’燃动乡村:民族体育IP引领台江文旅融合新生态”借“村BA”的影响力思考体旅融合的新路径。
“贵州井茶”则将一缕茶香泡出文旅新业态……每一个项目,都是从贵州土地里生长出来的创意,都是用创新照亮诗与远方的实践。
评委提问环节,更像是一场“创意淬炼”。“如何提高复购率?”“怎样保持团队凝聚力?”面对犀利发问,选手们应对从容。有团队提出“四季主题运营”,以花海、溪谷、丰收、温泉打造全年无休的吸引力;另有团队强调“标准化管理+动态考核”,用制度保障服务与创新不掉线——这些回答,没有虚浮辞藻,只有扎根本土的思考与诚意。
双轨评审,既要“文化的温度”也要“市场的准度”
公平与专业,是这场决赛的底色。为兼顾项目的文化价值与市场潜力,本次大赛创新采用“专家评审+产投评委”双轨制评分,专家评分占比55%,侧重文化与创新维度的专业度;产投代表评分占比45%,重点考量项目的落地可行性与市场潜力。评委席上,既有深耕文旅研究多年的学者,也有手握投资资源的业界资深人士。他们的点评不只定分数,更是点方向、引资源,真正实现了“以赛孵产、以赛促融”。
聚光灯外的“温暖注脚”:每一份坚持都该被看见
赛场上的精彩,绝非仅存于聚光灯下的舞台中央。候场区里,选手们或默念讲稿,或模拟问答,逐字打磨应答策略,每一个细节的较真,都是对项目初心的郑重守护。午休间隙,主理人们互相分享创业经历、交流资源痛点,在思想碰撞间催生了合作的萌芽,让竞技场多了份并肩前行的暖意。更见同行者的温暖与共识。
大赛虽收官,创新不停步
本次大赛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青团贵州省委、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贵州贵旅国际旅行服务有限公司、贵州文化旅游人才发展有限公司、贵州贵旅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贵州省研学旅行协会等单位协办。本次大赛自6月启动以来,共吸引国内外超2000名选手报名,征集项目426个,其中不乏来自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国际参赛者,以及清华、北大、复旦等17所顶尖高校团队,真正办成了一场辐射全国、联动国际的高水平文旅双创赛事。
值得期待的是,9月27日将举办2025贵州省第一届文旅主理人创新创业大赛颁奖盛典暨贵州省第一届非标商业主理人年度大会,现场不仅将颁发奖金、证书,更将推动优秀项目与产业资源、投资基金直接对接,让创意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赛事虽已落幕,但贵州文旅的创新之路,正随着这些年轻主理人的脚步,越走越宽、越走越亮。当我们再次走进贵州的村寨、景区、文创市集,或许就会与这场比赛中的某个创意重逢。贵州文旅的高质量发展,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藏在每一个扎根土地的创意里,藏在每一个热爱这片土地的人心中。
供稿:贵旅旅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