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对接国家就业优先战略与创业支持体系建设要求,11月6日,黔东南州2025年“乐创黔东南・共绘村创+”第二期“创业夜话”活动在凯里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黔东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黔东南州就业局承办,以“经验共享破壁垒、资源对接搭桥梁、认知碰撞启思路”为核心目标,汇聚政产学研金多方力量,为40余名州内创业青年、返乡创业者搭建起低成本、高价值的互动平台,助力青年创业扩量提质,为全州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青春动能。

作为“乐创黔东南”创业服务品牌的重要载体,“创业夜话”系列活动已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模式。此前8月26日,第一期线上交流活动已邀约企业管理、知识产权专家及天使投资人与30名创业者云端对话。此次线下活动进一步升级,特邀商汤智能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专家库专家、新如影(深圳)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光顺、贵州省创业股权投资协会秘书长、贵州贵漂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文德、深圳盛世愿景管理服务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杨锦治、贵州村T品牌创始人杨春林等业界大咖,以及中国农业银行凯里市支行副行长游太智等金融代表,围绕五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直击创业痛点。

在“AI赋能非遗产业化”议题讨论中,专家与创业者聚焦苗绣、蜡染等“指尖技艺”的现代化转型路径,蔡光顺结合智能技术应用实践指出,通过数字化誊稿、AI设计辅助等手段,可实现非遗技艺的规模化生产与标准化品控,推动传统工艺从“手工作坊”向“产业引擎”跨越,这与黔东南州“非遗+科技”的创新探索高度契合。针对“村字号”IP长效发展难题,杨春林分享了“村T”从苗寨露天秀场走向国际时装周的成长历程,强调“文化为魂、产业为基”的发展逻辑,建议创业者深挖民族文化内核,通过“IP+文旅+电商”模式实现流量变现,避免同质化竞争。

返乡创业如何借力本地资源实现“生存”到“发展”的跨越?杨文德从资本视角给出建议,鼓励创业者锚定“村字号”特色产业,通过“非遗工坊+农户”“直播电商+农特产品”等模式整合资源,同时依托政府“村创+”计划获得政策扶持与专家陪跑服务。在金融赋能环节,游太智详细介绍了针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与服务方案,并表示将简化审批流程,为创业项目提供精准资金支持,破解融资难问题。
活动以“雁回东南”返乡创业宣传视频拉开序幕,通过圆桌深度对话、成功案例分享、面对面问答、云讨论互动等多元形式,营造了热烈活跃的交流氛围。全程依托“苗侗就业通”平台直播,让未能到场的创业者同步参与讨论,实现“线上线下齐参与、经验资源共分享”。现场创业者纷纷表示,活动既解决了信息差、资源缺等实际难题,更获得了情感支持与信心激励,为创业之路注入了温暖与力量。

据悉,黔东南州“乐创黔东南”系列活动将持续构建全链条创业服务体系,通过创业夜话、“村创+”训练营、专家入企陪跑、资源对接会等多元形式,培育“村创+”人才队伍,打造黔东南“村创+”网红IP,推动农文体旅商深度融合。下一步,州人社局将继续落实创业优先政策,整合专家智库、金融资本、产业资源等优质要素,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一站式”服务,让更多创业人才扎根黔东南、建设黔东南,以创业促就业的生动实践助力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









加载中,请稍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