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重阳节前夕,茅台镇12家酒企负责人与数十位新生代酒业传承人,跨越千里奔赴云南镇雄赤水源镇银厂村滮水岩——这里既是赤水河的源头,更是滋养中国各大酱香名酒的“生命之水”发源地。一场庄重的感恩仪式在此举行,酒企代表将12万元生态保护基金交付当地政府,以实际行动诠释“没有源头活水,何来杯中玉液”的产业哲思。
溯源:从杯中玉液到源头活水,触摸酱香之“根”
赤水河,这条被誉为“中国酱香白酒母亲河”的神奇水系,孕育了茅台、国台、习酒等一众酱香名酒。但对许多酿酒人而言,赤水河的源头究竟在何处,却鲜少有人亲身探寻。“以前只知用赤水河的水酿酒,却从未想过这水从何而来。”新生代酒业传承人、茅台镇一九一五酒厂副总经理阮成坦言。此次溯源之旅,让他首次站在赤水河源头,亲眼见证“源头活水”的澄澈与力量。“滮水岩的水,就是酱香酒的根。”贵州远明酒业董事长任远明的话语掷地有声。
重阳节是酱酒“下沙”工艺的起点,取水润粮、顺应天时,是传承千年的酿酒智慧。选择在重阳前夕溯源,正是为了深化“天人合一”的酿酒哲学,让生态保护成为产区企业刻入基因的共同使命。
感恩:12万元基金承载责任,开启生态守护新篇
在滮水岩前,12家酒企代表共同将12万元生态保护资金交至赤水源镇负责人手中。这笔资金虽数额有限,却满载着下游酒企对上游生态的深切感恩。“下游企业远道而来守护源头,我们当地村民备受鼓舞,定会更‘实心’地守护好赤水源的生态。”赤水源镇银厂村监委会主任吴长端动情说道。
贵州省白酒企业商会执行会长、夜郎古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方强强调:“捐赠不是终点,而是持续关注赤水河源的开端。”茅台镇一九一五酒厂董事长穆云峰直言:“唯有守护好赤水河的一泓清水,才能守住酱香酒的‘根’与‘魂’。”仁怀市青年商会会长梁绍辉则表示:“这是下游企业对上游生态的感恩,是向源头为产区可持续发展让出空间与资源的致敬。”
共生:红豆杉下寄寓初心,共筑产业命运共同体
仪式落幕,酒企代表与新生代传承人共同在赤水源岸边种下一株红豆杉。贵州远明酒业董事长任远明感慨:“红豆杉扎根土地、向空生长,恰如我们酿酒人的事业——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这株由仁怀核心产区酱酒人共植的红豆杉,不仅是他们守护赤水源生态的象征,更寓意着酱酒产业与自然共生的深层联结。在行业周期性下行的当下,酱酒企业虽有竞争,更是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正如茅台镇五星酒厂总经理张鹏所言:“我们虽是竞争企业,更是兄弟伙伴。这场活动让我们凝聚起了共同的责任。”
回归:行业寒冬中回望源头,重拾“为谁而酿”的初心
“行业下行期,从业者更需回到源头,思考‘为谁而酿’的本质。”长期从事酱酒研究的周山荣说,赤水河的水,不仅滋养出酱香酒的醇厚口感,更承载着酿酒人的匠心与责任。从源头到杯中,每一滴酱香酒的背后,都是自然馈赠与人文坚守的共同结晶。
这场“2025重阳溯源感恩行”,不仅是一次生态保护的实践,更是一场关于酱酒产业未来的深度思考。正如钓鱼台国宾酒业总经理丁远怀所说:“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回到最初的地方,找回酿酒的初心。这既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笃定。‘水是酒的血脉,源清则流洁’。守护赤水河,从来不是一代人的事。希望你们能将这份对母亲河的感恩与敬畏,一代一代,一如既往地延续下去。”
(图:杨才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