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重要精神,切实突破教育与产业之间的壁垒,推动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近日,贵州工商职业学院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举行校企合作交流座谈会。双方围绕人才培养创新、技术协同攻关、实习就业联动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为共建协同育人平台按下“加速键”,正式开启校企资源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新篇章。
比亚迪集团西南地区校企合作负责人郑维贤、人力资源处招聘主管吴春桢,贵州工商职业学院校长潘毅、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座谈会。潘毅校长首先对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系统介绍学校立足贵州、服务产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办学理念、专业建设特色以及人才培养成果。
潘毅校长指出,比亚迪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出行领域的领军企业,在动力电池研发、新能源汽车制造、智能网联技术应用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布局,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极具价值的产业参照。他强调,本次与比亚迪的合作交流,不仅为学校搭建了对接前沿产业的桥梁,更有助于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性革新。希望以共建产业学院为核心抓手,通过联合开发课程体系、共建实训基地、共享师资资源,以及推行“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模式,精准培养契合比亚迪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最终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与深度融合。
比亚迪集团西南地区校企合作负责人郑维贤介绍了比亚迪的发展历程、核心业务及现阶段人才需求。她表示,比亚迪已成为覆盖新能源车、电池、光伏、储能等多领域的高科技企业,急需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智能制造装备操作与维护、电池工艺技术等高技能人才。学校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制造等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高度契合,培养学生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符合企业“能上岗、留得住、用得好”的用人标准。
同时,她提出期望与学校建立稳定、长期的人才共育与输送机制:共建“比亚迪订单班”,企业派技术专家进校参与课程与实训指导,并举办技术讲座;同时开放生产车间和研发中心作为实训基地,接收学生实习与就业。比亚迪还将支持学校更新实训设备、提升师资能力,并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助力学校专业建设与科研服务能力的提升。
座谈期间,双方就“新能源汽车技术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训课程设置、企业导师选聘标准等具体事项进行了细致讨论,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本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双方搭建了更加稳固的合作框架,也为新形势下探索产教融合的新路径与新机制提供了重要契机。下一步,双方将以此为契机成立专项合作工作组,加快推进产业学院共建、订单班组建、实训基地建设等合作内容落地实施,持续深化协同育人机制,共同为新能源与智能制造领域输送更多懂技术、善实践、具备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