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仁怀名酒工业园区仁怀酱香酒庄,整个下午气温持续在35℃以上,酷热不已。按照往年习俗,2024仁怀红·高粱文化季——甲辰年贵州仁怀高粱庆丰归仓仪式暨高粱文化展演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
当天中午4点开始,仁怀市20个乡镇街道的高粱种植大户便来了,仁怀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辖区内的酿酒人也逐渐到达会场。为了活动办的有声有色,主办方仁怀市酒文化研究会和各协办单位的人员顶着烈日,仔细核对、协调每一项工作,确保各个环节安全有序。此前,他们已经为此事加班加点好几天。在仁怀酱香酒庄的一个偏殿内,农户为了当天的“赛高粱”比赛,特地起大早去收割自家最好的高粱赛,还早早地就到了参赛地点,按参赛要求整理和给自家的高粱捆上了“红领巾”。大家不时还你一言,我一语,交谈今年彼此高粱的收成。他们的话语中,透露着一名农人辛勤劳作后,终于迎来收获季节的喜悦。
下午四点,高温持续不下,所有人的脸上夹着豆大的汗珠,从兴奋的脸上滑落。带着饱满的精气神,参赛选手在“赛高粱”活动开始表演,他们就像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依次挑着自家准备好的扎把高粱,摆放到抽签选定的位置。在阳光的照射下,捆高粱的红丝带和农人那涨红又黝黑的脸,与桌上的高粱穗映衬出一副火红画面。随着比赛规则的公布和裁判的一声令下,参赛选手顾不得炎炎烈日,迅速开始现场徒手脱粒,大家争分夺秒,就像流水线的工人,熟练得很。“今天是比赛,才用这种传统的方式脱粒,但可不要以为他们平时是这样收高粱的哟。”看着现场围观的人很多,仁怀市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笑着说道,高粱的机耕、机播、机管(机防)直至机收,在仁怀已经不是新鲜事。在高粱产业上,仁怀近年来因地制宜根据山地农业特点,早已开始机械化探索和推广。各大高粱基地均配备适合高粱生产相关的拖拉机、旋耕机、育苗机、起垄覆膜移栽施肥浇水一体机、脱粒机、收割机、秸秆粉碎机等,即便是普通农户,家家户户也有小型的脱粒机等。
脱粒完后,在裁判的监督和指标监测下,参赛选手根据自身经验,说出自己高粱的容重及含水量,裁判员再对容重和含水量进行测定,测算出估测的准确率,从而评选出最优质的高粱。在评选的过程中,形象、外观、穗长、穗、容量、水分是考核高粱种植户的标准。大家不仅是在赛丰收的喜悦,更赛出了仁怀对酱香白酒的首要原料——红缨子糯高粱质量的严格把控程度。 ”咚 咚 咚”,傍晚7点30分,映着夜色和璀璨的灯光,威风锣鼓擂响丰收的喜悦,一簇簇高粱被挑上舞台,来宾缓缓入坐,隆重的高粱归仓仪式正式开始。主敬人丁远怀、李武、何韬、雷文权、孟凡进、陈果、佘小兵、余方强、张方利怀着敬畏,完成熏仓、三敬、九祈、三轮倒高粱入仓仪式。仁怀市委副书记、市长李颖,中国酒业流通协会秘书长秦书尧共揭“丰”字红绸。
仁怀人对高粱对仓的仪式感,在这一刻拉满。酒都各界人士尤其是政府、各大酒企和农户用自己的方式,赋予高粱这一产业不同的寄托。对于政府来说,常年种植高粱面积在35万亩以上,涉及农户五万余户,高粱俨然已是富民产业;对于酒企来说,“粮是酒之骨”,酱香白酒生产原料的质量,得到保障;对于农户来说,一家人辛勤劳作即将获得一年中的重要收入。对高粱归仓仪式的传承,彰显了仁怀人对传统农耕文化、传统酿造文化的传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已成为仁怀酒文化的重要IP之一,丰富着中国白酒的内化内涵。
从随后的高粱文化展演活动中,我们还看到了仁怀对这一文化传承的挖掘创新。他们通过舞蹈、歌伴舞、独唱、情景剧、酒拳演绎等形式,精心编排了《踩着月亮来》、《红遍赤水河》、《坡上高粱红》等节目,把酒都仁怀独特的高粱民俗文化、酱酒文化、人文历史和酒都人民奋进的精神面貌、丰收的幸福喜悦向来宾热烈地传递,让“高粱红”“酒飘香”“生活美”的画面感清晰可见、触手可及。与此同时,酿酒人的朋友圈、抖音等平台已经被这一盛会“刷屏”。他们不断用自己的方式,向外界展示仁怀酒文化中的重要IP。